第221章:袁绍出兵(3 / 4)

会有人去做件事!孙策遇刺身死,得利者不过只有两家而已,一方是广陵陈登,一方则是江淮袁耀,在臣看来,只有他们两家有行刺孙策的动机。”  “广陵陈登?江淮袁耀?”  曹操低头思考了片刻,也不得不说郭嘉推算的极有道理,若是没有绝对的利益,谁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?孙策身死,能够从中渔利的只有他们两家,那孙策之死也肯定就是他们两家下的手了!!!  “那奉孝以为,此事当是他们两家之中的何人为之?”  这个问题虽然看似一个只是一个二选其一的简单问题,但是这个问题的关系可就大了,若行刺孙策之事是广陵陈氏做的也就罢了,最起码袁耀想要反应过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,,若是江东能够快速的决策出新的江东之主,或许可以避免给袁耀趁虚而入的机会,让江东逃过一劫;可若是行刺孙策之事是袁耀做的,那事情可就大条了,袁耀定然已经做好了对江东用兵的准备,以袁耀之前表现出来的用兵之能,再加上庐江三郡的兵马战力,江东之地定然难以逃过一劫!  郭嘉也明白当前的局势,曹操已经没有精力再顾及江淮之地和江东之地的事情,现在他们能做的事情极为有限,郭嘉便也没有再给曹操添堵,思虑片刻之后,便说出了他认为可能性最大,也是曹操最愿意接受的答案。  “回禀主公,臣认为此事应该是广陵陈氏所为,袁耀筹划此事的可能性极小。”  “奉孝不会是在安慰与我吧?你为何和会这么认为呢?”  “主公大可放心,臣有九成把握确定此事当是广陵陈氏所为!细作送回来的情报已经说明,是因为江东军中有内应暗中策应,这才导致孙策动了出营围猎之心,这才最终导致了孙策遇刺身死!可见,江东内部定然是有人和那幕后之人合作完成了此事,江淮袁耀乃是江东死敌,江东军中之人就算是再想杀死孙策,也绝不会和袁耀合作才对!”  “而且若是臣所料不错的话,江东军中的内应之人当为严白虎余部以及江东士族之人,广陵陈登早就和严白虎余部联络过,江东士族也多和广陵陈氏交好,只有广陵陈氏才能调和他们两者的矛盾串联到一起完成此事。若是袁耀出面的话,江东士族定然不会和他合作,因此臣认为此事当是广陵陈氏所为!”  曹操闻言,冷哼一声,道“虽然现在还需要借重陈登的能力,但是也不可任由他们胡作非为,仲德,你派人前去斥责广陵陈氏,让他们守好自己的本分!”  程昱闻言躬身拜道“诺,臣领命!”  “孙策遇刺身死,袁耀定会对江东用兵,我当如何而为呢?”  之前监控江东的事情一直都是程昱在做,郭嘉刚才出言解释,不过是因为曹操一直在询问与他罢了,这一次曹操没有再继续点名,郭嘉便也没有再抢程昱的风头。  程昱见郭嘉没有说话,而是将机会让给了自己,程昱对国家点头一笑,交换了一个眼神儿,然后回道“主公,根据江东传回来的情报来看,此时江东内部已经出现了夺嫡之争,黄盖、程普等老将支持由孙权继承吴候之位,而太史慈等人则是支持孙策之子孙绍继承吴候之位。孙策死后,江东兵马的战力本就已经弱于袁耀所部兵马,若是江东内部还不合的话,那江东之地断然难以挡住袁耀的征伐!”  曹操为啥敢和袁绍决战,不就是因为袁绍麾下文武貌合神离内部不和么?  一个势力内部仅仅是貌合神离便已经如此了,就更别说两方势力争位夺嫡会闹出来多大的矛盾了,这种影响性乃是足以让一个势力就此消亡的!!!  曹操深知这一点,闻言微微点头,道“那你之见,我该当如何而为呢?”  程昱拱手回道“主公乃是大汉丞相,代天牧狩,这吴候之位,主公自可一言当之!只要早日定下吴候之位,江东便可齐力抗敌!”  “依你之见,何人可以当得吴候之位呢?”  “回禀主公,孙策之子孙绍不过是一襁褓之中的孺子而已,若是孙绍继承吴候之位,江东内部定然还会再生变数,以臣之见,当以孙权担当吴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