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面色不佳(2 / 3)

门的房屋,都是工部建造的。这些家伙,享受工部提供的住所和设施,却还轻视工部,真是恬不知耻!

李伟彻底贯彻了消极应对的态度,一声令下,大部分工部的供给都被暂停,包括瓷器、木炭、公事马车,甚至陵墓修建都停止了!

让他们自生自灭吧!

仅仅两天过去,百官们就坐不住了,没了这些基本物资,他们如何正常办公?

朝堂上再次掀起了一股弹劾李伟的热潮:

张宗艺:“陛下,臣弹劾李伟怠政推诿!”

李伟:“陛下,不是我不想做,而是我真的没钱啊!”

赵本开口:“财政大臣李伟,因我与李伟耽误了朝政……”

李伟接口:“缺钱!”

徐辉紧接着:“财政大臣李伟……”

李伟再次回应:“缺钱!”

因为工部的物资中断供应,各部门都受到波及,纷纷指责李伟无所作为。原本人们可能会首先质疑薛祥,但鉴于李伟凭借“圣上恩宠”肆意妄为的形象,尚书薛祥可能已失去了实权,所以舆论焦点转向了李伟!然而,李伟毫不示弱,无论他人如何批评,他始终坚持:“没钱!”

户部试图推诿,李伟也以同样态度应对,决定耗下去。他坚信,只要不放弃,老朱总会有动作,届时他甚至可以动用官窑瓷器库存,以丰富明黄商会的产品线。

朱元璋开口:“李伟……”

继续阅读

“没钱!”

朱元璋刚要开口就被李伟打断,意识到对方的身份后,他心头一惊,连忙补充:“陛下,真的没有钱,户部不提供,我也无能为力。”

李伟这一句话,将问题引向了户部。朱元璋面色铁青,原想借此难为李伟,却没想到他一发不可收拾,引来诸多不满。朱元璋不得不终止这种局面:“其实,这是官场常见的策略,互相牵制,但最终受损的是朝廷,这绝不能允许。”

若换做其他皇帝,可能会调和矛盾,让官员们自行解决,但朱元璋不会这样。他严厉地看向李伟,随后转向户部:“徐辉,为何工部的钱迟迟未发放?”徐辉内心一紧,连忙解释:“陛下,户部人手不足,处理事务力有不逮……”

徐辉的老调重弹激怒了朱元璋,他命令道:“人手不足不是借口,我不管你是否足够,三天内必须处理完毕,否则后果自负!”徐辉打了个寒战,立即表示:“遵命,臣一定全力以赴!”

面对这样的皇帝,无人敢惹。“还有你,务必办好分内的事,逾期未完成,后果自负!”朱元璋连李伟也不放过。

李伟暗自摇头,早知道如此,何必当初。他还是应承下来:“臣遵旨!”

徐辉心中愤愤不平,同样是办事不力,李伟的惩罚比自己轻得多,显然不公平。但他不敢表露出来。朱元璋迅速解决了此事,徐辉也不敢再拖延,两天内便完成了审批。拿到钱粮后,李伟终于能专注于自己的职责,不再是为了朱元璋,而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。

当然,他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,然而朝廷官员们并未因此罢休,每日仍源源不断地将他们的奏章堆叠在朱元璋的御案上,且数量比以往更多,令朱元璋感到颇为头疼。

在军器局经过反复的检验后,李伟终于挑选出所需的各类钢材,但由于手工混合,钢材质量仍然不稳定,但对于制作刀剑来说已足够使用。

选定钢材后,各个炼铁炉全力以赴,大明现今每年的钢铁产量大约十万吨,其中大部分为铁,钢的数量寥寥无几。而李伟的这些高炉日夜不停地燃烧,一个小炉每天能产出三千吨,这还算少的,若能扩建更多,轻松打破大明的钢铁产量纪录并非难事,当然,采矿业也要随之跟进。

在李伟的调度下,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