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开战,高昂的军费会马上压断雍州愈发紧张的财政。
一旦财政崩溃,无法维持雍州百姓现在的生活水平,到时候别说出去打别人,自己不内乱就是好的了。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梁俊可以想象,一旦到了那个时候,雍州原本被压的抬不起头来的乡绅士族,必然会暗中滋事。
比如说激化矛盾,散布各府司衙门的钱财全都被人贪污了的谣言。
到时候已经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百姓,势必会在这种谣言下,开始攻击雍州各个衙门。
而此时原来的太子又在雍州。
李建成这个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人一心想着要找梁羽报仇。
势必会让太子出面,带领愤怒的百姓,彻底毁掉雍州改制,组建属于他们的势力。
这个可能,并非是梁俊胡乱猜测。
而是在得到太子失踪,可能去了雍州的消息后。
以诸葛亮为首的南楚高层商议了一夜,得出的结论。
所谓知子莫若父,李渊十分清楚李建成心中的仇恨和他的能力。
虽然李建成斗不过梁羽,但搞这些事,却算得上他的拿手好戏。
而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,所有人都没有办法解决。
因为雍州改制从根子上就是错的。
想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,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钱。
只要雍州财政不崩,太子就算再怎么闹,也闹不上天。
但丝绸之路和珍宝斋的赚钱能力已经到了瓶颈。
想要再突破,基本没有任何可能。
最要命的是,就算有了大批的钱财涌入雍州,保证雍州财政不断。
但根子错了,上层建筑越强大,倒下来造成的危害就越要命。
面对这样的困局,目前唯一的办法只有做好南楚改制,然后静观其变。
因此当梁俊说到雍州的事后,李渊无奈的叹了口气道“殿下也不必自责,雍州究竟如何,谁也说不准,改制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。”
诸葛亮也跟着道“李尚书说的没错,殿下,只要南楚改制平稳进行,雍州最后到了最坏的一步,也不是无法收拾。”
梁俊点头道“师兄说的没错,所以这才是我决定要出去转一转的真正原因。”
他走到了黑板上,放下茶杯,看着众人道“诸位,经过这些天的夜课,大家应该也很清楚,咱们所有人,所有穿越到这个时代的人,都忽视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炎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。所有人都知道炎朝已经要完蛋了,吏治腐败,民不聊生,梁锦也好,梁羽也罢,他们都有匡扶天下之志,也有济世救民之能,但他们,包括之前的我和现在的大家。”
梁俊顿了顿,用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“在治下的时候,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,那就是用惯性思维去理解天下。”
“梁锦还是用统一六国,治理亲朝的思想来面对炎朝。梁羽依旧是用隋朝乱世,治理大唐的思维去看待炎朝。这种惯性,不会因为前世里他们创造了多大的伟业而改变。”
“大家所有人都不知道,炎朝的基层,到底是什么样子。”
“如果不搞清楚炎朝底层真实的情况,只是想当然的改制,把前世的模式生搬硬套,最后只是纸上谈兵。”
诸葛亮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,经过这些日子的深入南楚基层调研,诸葛亮也发现了这个问题。
很多时候,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截然相反。
比如,他以为山南在楚家近百年的治理下,女子应该有很高的地位。
毕竟成都城内便是这种现象。
可一调研,却发现,整个南楚,除了成都之外,其他州郡表面上女子的地位很高。
但实际上,用梁俊的话来说乃是两极分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