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章 考古笔记(2 / 2)

十恶临城 言桄 2356 字 2020-06-24

后面发现它,并且校正过来。

而且从字与字之间的连接来看,他的手速极快,就算写好了每一个字,也没有耽误他记录的速度。

尽管都是一些工作上的问题,但如果留意的话,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发现端倪,从而还原出事情的原貌。

比如说发现西夜遗址的准确时间就有记录。

因为翻到日志中间,就可以看到如此一段话。

“大漠行走十六天,人马疲惫不堪,团队精神几近崩溃,若非今日发现遗址,此次必是一场徒劳无功、靡费公帑之旅……”

接下来,闻牧山总结了在沙漠里寻找遗址的经验。

“一、不要孤军深入,尽量扇面形搜寻;二、重视等高线,沙丘移动会影响路程;三、保留返回补给基地的合适距离,生死是小,军心是大,破釜沉舟,未必是好事……”

闻牧山一行从喀拉亚吐尔出发进入沙漠是在九月十日,所以十六天后就是九月二十六日,也就在这一天,人困马乏,几乎崩溃的考古队终于发现了西夜遗址。

紧接着往下翻,就是闻牧山和费唐两个人商量如何勘察遗址,要不要进行保护性挖掘的事情。因为一旦挖掘,势必对封闭的文物造成破坏。

他们俩纠结的点在于,这座城自从毁坏后,似乎从来就没有再被人发现过。

整个城都没有后来被挖掘、盗窃过的痕迹,就连曾经到过喀什,在沙漠中到处探险、搜刮、抢掠、贩卖文物的斯坦因博士,当初也应该没有发现这个地方。

费唐很快确认这就是西夜都城呼犍谷的遗址,两个人在遗址里发现,这座城市里的寺庙都被拆毁了,毁坏的原因是要建造更大一座神像。

但闻牧山对此不以为然。

“……废墟中发现塑像残肢,推算其高度百米以上也有可能。泥塑雕像在大风沙中必然不能持久,像倒城塌也属正常。

“西域诸国,唐时多兴建佛寺、摩尼寺、祆庙等,未有建大佛像者。武后时期造通天佛像,也晚于西夜几十年。此小国寡民,为何建造塑像,又仿效何人?”

再往下面,闻牧山写上了“巴米扬大佛”五个字,又打上了一连串问号,然后又是并排的三个巨大的惊叹号。惊叹号后面是两个被反复勾描的大字——

“有变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