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征服人心,懦者努力(5 / 5)

忍多年。

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,求人者对自己的希望能否实现,心理没底,一旦某个“大人物”拒绝了你的请求,便觉得自己毫无希望了。

怎样对待名人权威的判断和拒绝呢?他们有时候也胡说八道吗?

1832年,一位生于意大利农村小客栈主之家、曾从乡村乐师学音乐的农村青年,经人资助前来报考米兰音乐学院,他想在这所正规的音乐学院深造,学到系统的音乐理论和作曲知识。他叫威尔第。

主考老师是一位音乐界的名流,他瞪着眼睛看到的竟是这样一个土里土气小农夫般模样的青年,觉得好笑,连忙劈头盖脑地对他说“你知道这里是造就什么人才的吗?你知道音乐人才的一半是天赋天生的吗?我不要考你了,你的年龄已经超过造就音乐天才的关键时期。而且凭我的直觉,从你这副模样神态,就知道你绝对不是弄音乐的材料。改行吧,小伙子!”

他被拒之门外。

他才19岁!音乐,梦寐以求的事业,引起过他无数次激动和兴奋的宏伟理想,突然遭此死刑般的宣判,有什么打击比这更残酷?有什么打击比这更惨重?

威尔第却没有被打倒。主考者的拒绝和宣判没有使他动摇对音乐的追求。

名流有名流的偏见,有名流式的胡说八道。他这么想着。

我果真没有音乐天赋吗?有音乐天赋的人也许就正是像我这副模样呢!他这么自信。

他毫不犹豫地全身心去拥抱音乐,一意孤行,另求良师,刻苦自学。一边学习,一边创作。

终于,一大批震惊意大利和世界乐坛的歌剧、乐曲从他的手中流出《把号角吹响》、《纳布科》、《伦巴第人》、《欧那尼》、《利哥莱托》、《行吟诗人》、《茶花女》、《阿依达》、《奥赛罗》、《追思曲》……他被公认为意大利第一流的作曲家,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!

中国人不是常说“自己的梦还得自己圆”吗?既然如此,就不要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。

人生在世,求人可以救一时之急,但长远的梦想还要靠自己去实现。决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、有人泼冷水便自暴自弃。